题记:
澳洲之行,诺大的欢喜莫过于塔斯马尼亚,塔州之惊喜,莫过于自驾穿梭于沙滩、山峦、牧场、森林、荒野,一路沿途慑人心魄的美景。
有着“世界尽头”美称的塔州,其实很难用“海岛”这两个字来概括,历史的凝重感、尽头的苍茫感、英伦的复古感、自然的清新感让塔州这些简单到极致的海滩风光以及迷人的乡村生活在我们的镜头下留下了永恒的瞬间。
锦瑟流年,那些秋意漫过倾城,撒下金黄一片,沉醉的你我感受在尽头的心跳与呼吸。。。。。
【方式】自由行 2人
【旅程】上海 – 悉尼 – 墨尔本 – 塔斯马尼亚
【相机】Canon EOS 6D
【主要交通】飞机、汽车自驾
行程:
Day 0: Shanghai – Sydney
Day 1: Sydney – Melbourne
Day 2: Melbourne – Geelong – Torquay – Lorne – Apollo Bay
Day 3: Apollo Bay – Port Campbell – Melbourne
Day 4: Melbourne City Center – Belgrave – Lakeside (Puffin Billy Train)
Day 5: Melbourne – Hobart (Barilla Bay Oyster Farm - Richmond – Mont Wellington)
Day 6: Hobart City Center – Port Arthur – Coles Bay – Bicheno
Day 7: Bicheno – Wineglass Bay – St. Helens – Bay of Fires – Launceston
Day 8: Launceston Cataract Gorge Reserve – Launceston City Centre - Sydney
Day 9: Sydney Day Tour
Day 10: Sydney - Shanghai
澳大利亚自由行的准备工作
目录:
1签证
2机票
3租车与驾照
4 线路导航
5 通讯和网络
6 酒店
签证
澳洲的签证,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容易的是可以借助万能的淘宝或携程签证服务,只要缴费、准备齐全相应的材料就可以。难的是,如果自己到官网上下载表格、英文填写、电汇费用、漫长等待,而且就比找淘宝便宜了几十块,浪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本人觉着还是找淘宝,既省时省事又没多花冤枉钱。若你不嫌麻烦,可以上澳领馆官网,从头开始慢慢弄。
机票
国际段:这次的澳洲之行能成功绝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澳洲航空(Qantas Airlines)搞促销,提前了半年预定。我们上海-悉尼往返机票是人民币4980元/人。后来才知道袋鼠航空还是世界上安全排名第一的航空公司,这给我们在MH370失联后带来了莫大的安慰。实际也证明,袋鼠
航空的服务、用餐质量真的是非常好,毕竟长途跋涉10小时的飞行距离,这是除安全之外的头等大事。
国内段:捷星(Jetstar)是我们这次所有澳洲国内段的首选,对比过其它两个廉价航空Virgin Blue和Tiger, 捷星的价格还是最好的,当然提前时间越早,价格优势越大,如果你定下了目的地,建议多观察价格的变化,往往一天之内同一航班价格也会不同,周五还有捷星的特价机票。经验教训是:捷星会随时改动航班,我们这次一共买了3段国内票,结果2段都是后来被取消了,自作主张给我们换了时间,导致我们最后悉尼少玩了一天,墨尔本少玩了半天。这是一个拼人品的时代啊,我不知道我这种情况是不是普遍,但是2/3的概率发生在我身上。。。捷星可以免费带10公斤的行李,像我们这种从中国飞过去,带的都是秋冬天衣服行李的,还是建议买机票的时候把行李票一起买了,我们是买了20公斤一个人的。捷星在登机前48小时会提前告知你可以去自助值机了,如果在柜台值机的话是会收费的。网上值机很方便,值机结束会给你二维码,也可以把登机牌打印出来。我们都是网上值机过后,去机场自助打印登机牌,然后专门有Bag Drop柜台负责托运你购买的行李。
租车与驾车
驾照翻译:我们没有公正驾照,同样是求助淘宝找了NAATI三级翻译,这是澳大利亚政府唯一授权认证的翻译机构。其实就是一个英文翻译件,然后盖了NAATI的章。澳洲是一个高度自律的国家,租车公司在你租车的时候就是看一下你是不是真的有驾照,所以除了带上驾照翻译件之外,一定别忘记带上你的中国驾照。被警察抓到,你就是无证驾驶,即便是有翻译件也是没用的,这不是闹着玩的。
租车:我们所有的租车都是在比价租车网站找的,这个网站 可以看到同样车型不同租车公司的报价,而且预定不需要预付款。塔岛和大洋路都有山路,所以如果价格相差不大,建议租操控性较好的SUV,不过我们一路走来,很多老外都是租了最经济适用的小车,见仁见智,毕竟国人还得带着大行李箱到处跑。租车时,业务员会问你是否要买保险,保险大概是每天在26-40元澳币不等。我们几段行程都是买了最低的标准,生怕万一碰擦,免去了麻烦。租车流程:网上预定——拿预订单、驾照原件及翻译件、信用卡柜台取车——满油还车、还钥匙。
加油:澳洲的加油大多都是自助的,我们就碰到一次是有服务人员的,价格相对贵。加油时,选好油枪,我们一直选的是Unleaded这种最便宜的,加完自己去柜台交费。澳洲两大超市Coles和Woolworth在发票的最后会有加油优惠券,一般是便宜4cent/L。去租车公司还车的时候,一定是需要加满油的,因为取车时同样是满油状态。
驾车:澳洲是右胎靠左行驶,一定要谨记两件事情:第一,无论何时都要注意你右手边的车辆,一定是要让你右手边的车辆先行通过。第二,无论左转还是右转,红灯时候都必须停。在国内,我们如果碰到红灯情况都是右转可以通过,在澳洲我们自以为是的同理可得左转在红灯也是可以通过的。后来在澳洲生活的朋友告诉我们,左转如果有红灯也是不可以走的,除非有树立的牌子告示你可以通过。
线路导航
在人生地不熟的大洋彼岸,必须带上导航系统。我们这次旅行,在淘宝上买了igo的澳大利亚地图,在十天的旅行途中,帮了我们很多,实践也证明了igo基本上都是导航非常准确的。在igo没法搜索到目的地的情况下,这里推荐大家结合Google Map一起使用(不过Google Map在国外用中文报街道名的时候真的是非常搞笑,发的都是拼音)。Igo很费手机或pad的电量,建议随身带好车充,这点在漫长的驾车途中很重要。
通讯网络
去澳洲之前,提前开通好国际漫游,到达的时候把数据流量都关闭,避免国际漫游产生昂贵的费用。我们没有花时间去研究澳大利亚名目繁多的当地卡,同样还是在淘宝租了个4G无线路由器。这样一来,解决了我们两个手机、两台pad的、一台电脑的上网问题,而且在很多偏远的山路里,信号还是不错的,当然上网的速度也是非常给力。对于我们这种微信控来说,这个是必备的装备
住宿
所有住宿我们都通过了agoda预定,我们此行从hotel到motel到backpacker 到hostel都有尝试,对于那种合用卫生间和淋浴房的青年旅社最是印象深刻,个中滋味也只有经历过才知道。
墨尔本:Robinsons in the City Hotel
优点:就在Southern Cross Station边上,出行方便
缺点:房间较少,有单独的属于自己房间的卫生间,但是不在房间内,上洗手间、洗浴不方便
悉尼:Sydney City Hostels
优点:离Central Station走路就4-5分钟,位于繁华的George Street,出行十分方便
缺点:房间靠近马路,不关窗户非常吵。房间设施破旧,公用的卫生间和男女混合的淋浴房
大洋路:Sandpiper Motel Appolo Bay
优点:Appolo小镇上的汽车旅馆,很安静,房间设施齐全、干净、整洁,带空调
霍巴特:Waterfront Lodge Motel
优点:房间干净、整洁,旅馆后面有漂亮的港口view,离Coles超市也很近。价格实惠。
缺点:房间小,停车位少
Bicheno: Wintersun Gardens Motel
优点:位于小镇中心,早上去Blow Hole看日出很方便,房间干净、整洁
Day 1 (5月1日)
早上8:35分,飞机准时降落在悉尼机场。原本是定了Jetstar 11点40分的飞机从悉尼飞墨尔本,结果捷星居然把那一般航班取消了,给我们挪到了下午13:15飞。没办法,坐也得坐不坐也没得好改了,后来事实上我们从悉尼机场排队出海关、转到国内出发、吃午饭,时间也没剩余多少, 所以如果有朋友和我们一样需要在悉尼国际转国内的,还是留下4个小时左右比较合理。
从国际到达出来,安检排队大概等了40分钟左右,满眼望去基本都是中国人,而且机场在出关的时候还特地分了中国护照的通道和非中国护照的通道。顺利通关后,从出口出去,找到机场Transfer的Bay 1,坐TBus-Transfer, 这个站台是专门送往Jetstar国内航站楼的, 票价澳币5.5元/人,大概坐10分钟左右到国内航站楼了。
到了机场,在自助值机的机器上把登机牌打印好,然后把需要托运的行李到Bag Drop柜台办理。
澳洲的机场感觉都很温馨,也不像在国内如果你不买东西就不能坐别人的位子。这里随便你坐,即便你没有买这家的东西。我们在澳洲的第一顿,哈哈,吃了麦当劳。
机场就是一个迷你小世界,在这里各国人种都能见到。互相碰到,目光交集,点头微笑,打个招呼。
从悉尼飞墨尔本一个半小时,到达墨尔本的Tullamarine机场。墨尔本有两个机场,另外一个是Avalon机场。Tullamarine离市区较近,主要航线都由这个机场起落。Avalon 在墨尔本去GEELONG的路上,但是距离市区有三一小时左右的车程。如到墨尔本后住市区,不建议飞Avalon,除非直接走大洋路或去淘金镇。
从机场出口很容易找到SKY BUS红色的大巴,有售票亭,20分钟不到可以直达Southern Cross Station南十字星车站,全程不停。
南十字星火车站是墨尔本最大的火车站,同时承担着墨尔本的城市铁路车站、城际铁路总站、洲际铁路总站、长途汽车总站、机场大巴总站等多项职责
如果你的酒店是位于CBD的话,到了南十字星车站下来后直接去窗口和工作人员说你住在哪个酒店,会有小巴车免费送你到入住的酒店。我们下车后和工作人员说了要去的酒店,原本以为还要坐一段时间才能到酒店,谁知道小巴车刚出南十字星车站就到了我们的酒店。
说是酒店,其实是一幢拥有100多年历史的老式洋房,一共只有6间房间。酒店的总经理Paul一人身兼数职,反正reception的时候是他,杂七杂八的干活是他,做早饭的时候也是他。酒店干净整洁,地理位置优越,Paul也很热心,总之给第一天踏入异乡的我们带来了家的温暖。
洗去一身尘土,我们就正式出发市区游啦。从酒店出门没走几步,就是City Circle Tram也就是35路免费的有轨观光电车的站台了,墨尔本市中心主要的景点基本都能到达了,既方便又省钱的方式。
电车是围绕整个墨尔本市中心呈长方形的走向,大概每12分钟左右一班。
运营时间:周日到周三, 10:00-18:00 周四到周六,10:00-21:00
站点随上随下,车上的工作人员每天要回答那么多游客的问题,可依然保持着得体的易容仪表,对游人友好、体贴。
Tram上 也是各色人等皆有,到站有序随上随下
City circle tram环绕City一圈,会经过city里的标志建筑,我们按图索骥,上车下车全凭自己喜好。
从交通系统上看,澳洲比国内发达很多,这种发达不是在量上,而是在质上。
很不凑巧,我们到St. Patrick's Cathedral的时候,人家已经关门了。在澳洲旅游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商场、景点关门都很早,所以晚上的活动基本很少。
好在一路沿途秋意正浓。。。
墨尔本市区的道路高高低低、上上下下,我们走街串巷一会儿功夫就到了Flinders Street。到了这条街上,就能看到Federation Square, Flinders Station, St. Paul's Cathedral。
突然出现在两个饥肠辘辘的人眼前的就是传说中的Nando's 。
Nandos当之无愧是屌丝鸡中的战斗鸡,切记搭配peri-peri extra hot source,完了你就会像Nando's logo上那只流泪的小鸡。不是因为悲惨的身世,而是太好吃,感动到一滴眼泪掉下来。
吃完鸡继续上路,就到Yarra River了,亚拉河畔的夜景值得留恋
当然,要是你想试试手气,可以去Crown Casino里小来几把。
逛完亚拉河畔,我们照着地图走路回酒店。途径南十字星的超市随便买点东西回酒店了。愉快的墨尔本半日游告一段落。。。。
Day 2 (5月2日)
行程:
墨尔本Melbourne——吉朗Geelong 75公里/1小时
吉朗Geelong——托基Torquay 21.6公里/24分钟
托基Torquay ——洛恩Lorne 47公里/45分钟
洛恩Lorne——阿波罗贝/湾 Apollo Bay 45公里/40分钟
因为和租车公司说好早上8点去拿车的,所以酒店总经理Paul特地7点半就为我们准备好了早餐。不过早餐很简单,就是一般的欧陆式早餐 Continental。欧陆式早餐为西式早餐中最简单的一种,麦片、牛奶、水果,咖啡和茶,还有切片面包。
这位就是酒店很nice的GM, Paul
早饭吃好去拿车。这辆车陪伴了我们两天的行程。才开了7000多公里,车很新,车况也很好。
澳洲的车牌都很有特点,一直很喜欢这句话:stay alert, stay alive. 一般看到这种车牌的,大概都是租车公司的车。
拿好车上路了,某人适应性很强,除了打左右转向灯会把雨刮器乱碰一气之外,其它都没什么问题。从墨尔本到Geelong 大概70多公里,走M1高速,不到一小时就到了。我们把目的地定在了Geelong市里的Coles超市,目的是买好补给品,以备大洋路上困乏、饥饿。。。
给大家科普一下澳洲的超市:
澳洲有日常有两大超市品牌,woolworths跟coles,前者是商业传奇,在英国起家,在美国开设子公司,后来母公司经营不善,被子公司并购的经典商业案例。Coles是澳洲本土品牌。
Woolworths的商标是绿色打底红色logo,现在为了跟coles区分出更明显的差异,把底色变成了墨绿色,配有一只W形状的苹果,而Woolworths的字母则在墨绿色底板上镂空,与coles的差别一目了然。还有走最低价路线的德国品牌ALDI。没有手提式购物篮,推车也是付费式的,省去了回收trolley的费用,总之就是把成本降到最低,所以物品的价格也是这几个超市里面最低的。Woolworths跟Coles 基本上以卖吃的还有厨房洗衣用品为主,像袜子秋衣裤这样的穿着用品很少,他们都有旗下的品牌,Woolworths有Big W,Coles有Target 和Kmart,卖的东西很多,跟母品牌具有很大的互补性,从电器,床上用品,到日用化妆,衣服袜子,基本上就是把国内的一个巨型超市拆分成了两个,专业性更强一些。国内一般是分成两层,一层食品,一层日用,而这边就拆分为两个不同的超市,目的是显得更有商业竞争,打破垄断。但是生活必须品的价格这两个超市却是一样的,没有一分钱的差异。
一定要吃点澳洲本土产的水果,便宜量多。
说说货物与国内的不同,国内的超级市场连名字都是直接翻译英文的supermarket,所以在布局上基本与这两个超市相同,只是在细节上有略微差别。第一,国内的鸡蛋是不用冷藏的,而这边的鸡蛋一般会写上保鲜日期,然后装成一打,十二个,整齐的排列在冷藏柜里。第二个不同是牛奶,这边袋装奶很少,几乎没有,喝的都是鲜牛奶,桶装,2升或者3升,都打有明确的保鲜期,把放在鸡蛋隔壁的冷藏柜里。然后是鲜肉,都是用保鲜膜包好,打好价格,放在冷藏柜里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对于质量的保证,由于严格的法律和对法律严格的执行,所以不会产生国内的黑心馒头,过期食品回购的恶劣事件。对于即将过期的食品一般会打折处理,一般会有半价到七折左右的优惠,最高有九折的优惠,基本上就是白送,为了就是在保险期内处理完毕。
关于超市的治安,买东西付款基本靠自觉,没有国内的防损人员、没有存包的地方,入口也是开放式的,书包就可以径直背入各个超市,一般不会有人check bags,一辆购物车,你可以推着通行整个商场,在一个超市买完东西,只要有小票,你就可以随心所欲的出入。还有有自助收银机,扫描价格,自助付款。只有一个监督员,职能也基本上是辅助你结账的。
今天赶路的任务还是很重的,所以Geelong也没怎么转,羊毛博物馆什么的都没去,直接上路了。一会儿功夫就到了托基(Torquay),这里是大洋路 上有名的冲浪小镇。这天气,浪肯定是没法冲了,只能自娱自乐了。
在大洋路的两天天气都不好,不过倒是给这条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最美公路增添了几丝历史凝重感
大洋路上的第一个观景台
看到这个标志,意味着正式上了大洋路。
继续上路,到了第二站Lorne,
在Lorne上了在澳洲的第一次流动厕所。虽然简易,但里面绝对的干净清洁。从我的表情就能看出我是有多满意这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简易公厕。从另外一个角度再一次证明澳洲的环境和国民的素质。
小镇真的很安静,安静到你能听到小鸟们来回踱步的声音。
终于赶在天黑前到了我们晚上的落脚点, Apollo Bay
Day 3 (5月3日)
行程
阿波罗湾 Apollo Bay——坎贝尔Port Campbell 96公里/1小时20分钟
坎贝尔Port Campbell——Melbourne City 3小时左右 (内陆高速A1)
美好的一天从大气磅礴的日出开始。。。
阿波罗湾,早晨醒来,打开窗帘,外面的阳光真好.
Motel院子里自种的lemon tree
院子里种的花,不知道叫什么。。。
收拾好行装,我们继续上路.
整个小镇在秋日的早晨并不显得清冷,阳光暖到让人心痒.
路遇彩虹。在国内真是多年不见此情此景
之前一直看攻略说在去Cape Otway的路上,会路过桉树林、会看见很多很多的考拉。我们两个人也不知道桉树长什么样子,哎,一路伸长了脖子找。天公还不作美,一路上大雨倾盆。心想这些考拉肯定都去躲雨了。。。
突然路上遇到两个洋妞,和我们打招呼让我们停下来,又指了指头顶的考拉。哈哈哈,功夫不负有心人啊,终于能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下了那么大的雨,它们还在睡。。。毛都拱到一堆去了。
睡姿还是很撩人的,不管外面的世界多嘈杂纷繁,我睡我的。。。叫你看我,叫你看我。就是不让你看
Cape Otway,说它有名气,是因为它是澳洲大陆最南端的灯塔,也是澳洲最古老的灯塔。
CAPE Otway也是大洋路难得的一个收费的景点.
要去看灯塔,必须在这个小房子里面买门票进去。
门票不便宜,但是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蓝天,绿地,白色的房子以及灯塔,延伸到大陆的尽头,那种美,是用语言无法形容的.
远观,或者近看,都无谓,重要的是,身边的是那个他.
绕着长长的螺旋台阶,登上灯塔的顶端,就可以看到南方无尽的深蓝.
问老爷爷说能不能给他照个相,他很腼腆的说了个yes, 然后拿起对讲机摆起pose.
这个老爷爷负责讲解灯塔的工作原理
屋子外面的景色更美
从Light House返回路上,再遇活宝。终于见到起来活动的了
向着十二门徒出发。。。
走上大洋路的旅人总是为着看“十二门徒”的巨大礁石,这条美丽的路绵延很长,“十二门徒”盘据在路的深处而非尽头,令开上大洋路的旅人们因而有盼头也有遐想。被称为“十二门徒”的这些巨大海礁,正如12个修炼成精了的大汉,傲立在艳蓝色的水里,明亮的土黄色礁石,姿态各异,却都庞大雄伟,有澳洲本土壮汉之风,艳蓝的水,艳黄的石,色彩明丽地逼人的眼睛,连同连绵数百公里沿途风景无双的大洋路,一同令人惊叹。
由于海浪2000万年中不断的冲打,腐蚀相对松软的石灰岩悬崖,并在其上形成了许多洞穴。这些洞穴不断变大,以致发展成拱门,并最终倒塌。结果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些形状各异的,最高达到45米的岩石从海岸分离了出去。但是据说如今也就剩下7个,有些也被海水侵蚀的变小了,不够那么雄伟了。
大风大雨的,把人都要吹跑了。
从十二门徒出来,继续往前去伦敦断桥 London Bridge.
途径the Arch
伦敦断桥(London Bridge): 从前这个岩石是突出海面与陆地连接的岬, 由于海浪的侵蚀冲刷形成2个圆洞,正好成双拱形,所以起名为“伦敦桥”。在1990年1月15日的傍晚时分,与陆地连接的圆洞突然塌落,与大陆脱离形成现在看到的断桥。
也就几秒钟的时间,太阳撒下一片金色,光影瞬息万变,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折短暂的天空放晴,却给我们的镜头留下了永久的隽永。
此时,太阳公公又给我们脸色看。。我们也正打算打道回府,从内陆回墨尔本。
即将结束这条世上最美的公路的两天之行 ,一路奔驰你可能会不停发出“哇……”的感叹。这条被叫做“大洋路”的公路蜿蜒飘逸在南太平洋汹涌的波涛和澳大利亚 维多利亚州起伏山峦之间,展示出世界闻名的自然奇观和动人心魄的景致。
从风雨中走过,又见彩虹晴天。
Day 4 (5月4日)
行程
Melbourne City - Southern Cross Station - Belgrave
Belgrave - Lakeside (Puffing Billy Train half day tour)
因为昨天大洋路回墨尔本很晚了,租车公司一般下午5点左右就下班了。我们只能第二天一早再去还。
约了八点还车,结果走错了几条路,到了租车公司还车已经是9点了。
还车手续非常简单,只问你两件事情:第一,油加满了吗?第二,车子有损伤吗?租车公司也不会特地派人来检查车况(这和国内情况大大不同)如果都OK你就可以放下钥匙走人了。所有都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今天的主题是坐一次蒸汽小火车,需要先从Southern Cross Station坐火车到Belgrave (终点站)下车,然后再上小火车。在南十字星车站我们问了一下路人,说是到Belgrave要坐一个小时的火车才能到Belgrave. 而小火车的第一班发车时间是早上10:30分。我们显然是赶不上第一班了。
小伙伴们如果也打算坐蒸汽小火车,千万要把时间把控好。还可以上网站找你要的信息
从南十字星到Belgrave的火车大概每20-30分钟就有一班,所以我们准备先去市里面转转,然后坐11点半的火车去Belgrave赶12:30分的小火车。
墨尔本秋日的早晨。
本想买点甜点垫下饥的,就随便买了个巧克力甜甜圈和克力架,也不知道是什么店买的,居然好吃到爆。最后再也没机会回这家店买。只能看着照片望梅止渴。
在国内,如果我们要坐火车,肯定要先进站候车、然后检票上月台等等一系列浪费时间的前奏。在墨尔本,你只要买上一张Myki卡,看好上车的时间,直接刷卡上车。没有检票、不需漫长等待。。。。
我们买的是day pass的Myki, 在7-11等便利店就可以买到。里面有6块钱工本费是不能退的,10刀起充值。可以任意换乘train, tram,bus。
说是火车,其实就跟我们这里的地铁差不多,人少环境好。
终于到了终点站Belgrave, 也是蒸汽小火车的起点站。
摄影师来露一小脸
这次坐小火车最让人感动的是,无论路上遇到什么人,大家都会停下来,跟我们火车上的游客打招呼。还有人特地把车停在路边,然后再走下车来等火车经过的时候跟大家打招呼。
你看,这两位穿的奇装异服的,也成了火车经过路线外的另一道风景。。。
很喜欢老爷爷的暖暖的微笑
中国游客,一定要和工作人员照相。。。
之前攻略做的不够,导致一个失误就是买了全程票。其实,如果你时间紧张又想体验小火车的话,买到Menzies Creek(如下图)就可以了。这个站算是唯一当中的一个停靠站,沿途风景该领略的其实在到这一站之前都有经历了。
一路上,秋意正浓。。。但也真的很冷。所以给秋冬天要去坐小火车的伙伴们提个醒,千万要多穿点衣服,来回2-3个小时,在全镂空的火车里坐着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回首又见老爷爷的笑,只不过这次更奔放一点。
终点站lake side 到啦,小朋友,你要干嘛呢?
lake side就是和一个叫Emerald Lake Park的公园连在一起的。
在公园里和小鸟捉迷藏,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在这么优美的公园里喝上一杯咖啡是最惬意的事情,同时小火车之旅也即将画上圆满的句号。明天就要出发去塔斯马尼亚了。
Day 5 (5月5日)
行程
Melbourne – Hobart
Barilla Bay Oyster Farm - Richmond – Mont Wellington
塔斯马尼亚,简称塔岛,在澳大利亚南面,澳大利亚唯一的岛州。距墨尔本仅1小时的飞行航程。曾经是犯人流放地,如今恢复一方净土,有迷人的海岸,有森林,湖泊,牧地,牛羊成群……非常适合自驾。
如何到达塔斯马尼亚
1.飞机
乘坐澳洲境内航空,从墨尔本、悉尼、布里斯班等澳洲主要城市都有飞往塔岛的航班。主要抵达城市为霍巴特(首府)和朗塞斯顿(第二大城市),另外德文波特也有少量航班。一般选择霍巴特和朗塞斯顿作为进出城市。
2. 轮船
塔斯马尼亚灵魂号轮船(Spirit of Tasmania)每天2班往来于墨尔本和德文波特之间。
晚间的船晚9点从墨尔本发船,第二天早6点到达德文波特(9个小时船程),船票小贵,根据季节和客舱(分带窗和不带窗)而有所不同。码头附近有很多租车公司,下船后可以直接租车开走。墨尔本搭109电车到码头坐船。
塔斯马尼亚对本岛的生态保护非常注重,检疫非常严格,不允许携带任何外来的果蔬植物和生鲜动植物食品入境(澳洲本土大陆的也不可以),检查不用设备,仅靠机场的检疫犬完成。这些检疫犬训练有素,嗅觉相当灵敏,一查一个准。
如果塔岛自驾,机场直接取还车,非常方便。
霍巴特机场-霍巴特CBD,自驾需要20分钟左右。
简单的办完手续,我们就提车上路啦。
这就是接下来陪伴我们四天的座骑啦。
第一站就是Barilla Bay Oyster Farm,就在机场附近
1388 Tasman Highway Cambridge, Hobart, Tasmania, Australia
餐厅一共有2楼,一楼是吃简餐的地方,咖啡饮料外卖生蚝都有。若要享受优质的服务和菜式,必须上2楼。
因为来的早了些,2楼还没开,我们现在1楼随便点了些果腹。
2楼的大餐来啦。
第二站,Richmond 小镇。
Richmond,这里保留着全澳洲最古老的监狱、最古老的石桥、最古老的天主教堂,也是到荷伯特千万不可错过的观光景点。
这座澳洲最古老的石桥建于1823年,这在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这样的桥不计其数,但这座桥放在这里怎么就这么的和谐呢!湛蓝的天空、平整的绿地、洁白的小楼、清清的河水、摇曳的野花、戏水的鸭子,一切的一切构成了这里独特而令人心醉的风景!
到处都是和谐的景象
这个老师示意我们不能拍学生。。。
这里的树林叶子泛成了金黄,太美太美
澳洲最古老的天主教堂,建于1836年
Richmond小镇是个非常可爱安静的袖珍小镇,街道呈井字型,民居都是带有大花园的独幢小楼,简单清爽,与大都市相比是典型的田园,这里的风吹来都是甜甜的,空气那叫一个新鲜!在这么宁静美丽的环境里生活,心,都会变的纯净!
回来才知道,杨丞琳在拍“再一次心跳”就是坐在同样的地方拍的。
里面的糖果,光看着就心生欢喜,都想带回家。
站在路口,向左?向右?已经不再重要
下一站, Mout. Wellington.
荷伯特(Hobart)- 塔斯马尼亚的首府,建于1842年,是澳洲仅次于悉尼的第二古城,也是个充满浓浓英国风味的古城。漫步于荷伯特的街头,随处可见乔治时期、摄政时期、维多利亚时期的古建筑,保存完好、矗立街头,让观景的你仿佛置身于电影中,回到了百年前的英国小城
惠灵顿山(Mt Wellington)位于霍巴特(Hobart)市区西方20公里处,约20分钟的车程,标高为海拔1270公尺。山顶上有了望台,可以俯瞰整个霍巴特的景色以及德文特河(Derwent River)的河域,冬天时也可以欣赏雪景。 惠灵顿山因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而成为游人观赏霍巴特的首选之地。在陡峭的惠灵顿山顶的潘纳克尔观景台可以俯瞰整个霍巴特的城市景色,德文特河的入海口以及大山周围的自然景色。山下的山谷中也经常被薄雾或小雨笼罩,为此处的石光山色平添了几分秀色。第一位登上惠灵顿山顶峰的人是欧洲探险家布什-巴斯,他在1789年最早来到了澳洲大陆与塔斯马尼亚岛相隔的海峡的地方,这个海峡后来被命名为“巴斯海峡”(Bass Strait)。
由于我们上山花的时间太长,景区已经关门了。只能到此一游。
山顶真的是好冷好冷,和山脚下绝然两个世界。
霍巴特的城市建设很有意思,高高低低,当你才看到一处风景的时候,一个转弯或者下坡,就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等我们下了山安顿好住的地方,已经夜幕降临了。
去了Mures这个大名鼎鼎的地方。
我们没有上二楼,而是在更接地气的一楼用餐。
码头的夜空,纯净
可惜吃太饱了,没有尝这个大名鼎鼎flipperrs的fish&chips.
在霍巴特停留的时间不多,吃完晚饭,就去逛了萨拉曼卡广场(Salamanca Place)。由于我们去的时间没赶上周六,周六的集市据说很热闹。开放时间:每周六8:00-15:00。
萨拉曼卡紧邻霍巴特海港,名字取自西班牙的萨拉曼卡省。这里一排排的老式石头厂房,如今是艺术家、画家和自由设计师的聚集地。
萨拉曼卡广场位于城市热闹的滨水区中心,是塔斯马尼亚最著名的地标之一,是霍巴特的美食、艺术、购物和音乐胜地。在这里可以逛逛艺术馆,在阳伞下稍作休息,在萨拉曼卡市场购买塔斯曼尼亚精美的手工艺品,在撒拉曼卡艺术中心的露天庭院里跳舞。在这里,霍巴特的文化生活与丰富多彩的历史完美交融。萨拉曼卡广场是所有热闹活动的集中地,是霍巴特的中心地带。
大家来看看澳洲人民的作息时间,要知道商店平时都是五点半都关门了,周末更早!完全和国内不同。
从所住的Motel里拍出去的景色
Day 6 (5月6日)
行程
Hobart City Center – Port Arthur – Coles Bay – Bicheno
今天我们要赶一天的路,从市区先先到亚瑟港(Port Arthur), 然后一路往北,经过Coles Bay, 然后到Bicheno.
从霍巴特出发向东沿Tasman Highway行驶1小时20分钟可抵达亚瑟港遗址的游客中心。
刚到游客中心大雨倾盆!先来张明信片吧。
结果证明,这个明信片过了2个月才飘洋过海到达中国。
每年去亚瑟港游玩的人超过30万,但是这个如今阳光明媚的港口其实有着阴魂不散的黑暗历史。1930年,上尉总督乔治·亚瑟选择位于塔斯马尼亚东南方的塔斯曼半岛囚禁那些在殖民地再次犯罪的犯人。半岛与大陆之间仅仅由一条宽不足100米的陆地(也就是鹰颈峡)相连,为了防止犯人逃脱,一排凶猛的警犬在此怒目驻守。
如今看来,这么美丽的景色无论如何都和监狱挂不到钩呢。
亚瑟港监狱在塔斯马尼亚洲的塔斯曼半岛上(Tasman Peninsula),是澳洲目前保存最完好的监狱古迹,有"澳洲的古拉格"之称。从1830年至1877年之间,这裡曾经关押了超过1万2千名的英国重刑流放犯人,监狱四周高山林立,犹如天然的屏障城堡,对当年的流放犯来讲这裡也是最阴森恐惧的地方,被称为"地狱之洞"(Hell Hole)。
旅游服务中心位于亚瑟港历史遗址建筑内。楼下是一处有详尽讲解的画廊,游客在那里可以了解当年囚犯们流放到塔斯马尼亚的苦难历程。也可以乘坐游船环绕海港中的死亡之岛(Island of the Dead),如果有兴趣,还可以登岛参观。这是亚瑟港一个极受欢迎的游览项目,历时90分钟的幽灵之旅,导游带领参观很多老旧建筑物,讲述这里曾经发生的一些毛骨悚然的事件。如果感兴趣,务必在当天16点前预订哦。
游览完亚瑟港,我们继续上路,为了那一抹蓝Wineglass Bay。
但也是因为时间不凑巧,我们上山的时候已经夜幕降临了,最终Wineglass Bay也没看到,只能放到第二天早上。不过Coles Bay的日落却是另一番美景。
从Port Arthur一路往北,沿途风光,至今难忘。不是简简单单一个美可以概括的了,更多的是途中的那些难忘经历。
一路上不知道遇到过多少这样的海边和沙滩,虽然可能有些连名字都没听说过,但那份安静和纯洁是无法比拟的美。
就这样停停、看看、吃吃、喝喝,然后再继续上路,这才是旅行。
赶到Freycinet National Park 的时候太阳已经快下山了。无奈,Wineglass Bay今天是肯定看不到了,不过路过的Coles Bay也算另外一个惊喜。
完满的一天结束,我们也踏上了回Bicheno的住宿点。
Bicheno是塔岛东海岸的度假小镇之一。距离菲欣纳国家公园大概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住的Motel:Wintersun Gardens Motel,确实是花园般的环境.
Bicheno著名的活动是夜间看小企鹅。在塔岛,一共有2个地方可以看小企鹅归巢,一个是塔马河谷的Low Head,一个就是Bicheno。
由于时间不对,Bicheno的企鹅也没能看成,但是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很有意思,企鹅虽没看成,我们却看到了这一生中难忘的一幕——Wallaby收停车费....故事稍后奉上。尽请期待。
Day 7 (5月7日)
行程
Bicheno – Wineglass Bay – St. Helens – Bay of Fires – Launceston
一早准备起来看日出,大气磅礴的blow hole果然不失所望。
看完日出往酒店回去的路上,小镇宁静的让人不想回家。
for sale的大房子,要是能有这么一套海边度假屋,此生也无憾了。
从Motel 退完房,我们驱车赶往昨天没有看到的wineglass bay.
酒杯湾(Wineglass bay)位于Freycinet National Park里面,距离Bicheno 12公里。酒杯湾之所以如此出名,是因为曾被某旅游杂志评为全球十大bay之一。我们去的这天天不是很好,云层太厚。出片效果也不佳。
其实右边还有一个bay, 仔细看照片右边透出的淡绿色。可惜,我们虽然爬到了山顶,但依旧看不到全景。
天气不好,没有看到最美的酒杯湾,带着些许遗憾,我们下山,赶往下一个目的地。
去往下一站St. Helens. 今天本宫来做司机。
Bay of Fires 火焰湾, 名气没有酒杯湾大,距离酒杯湾约两个多小时车程(不停车拍照的情况下),所以很多人都直接忽略了。火焰湾名字的由来是因为这里的石头都呈红色,像是火焰烧过一样。
孤独的垂钓者,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站在风里等待鱼儿的上钩
这个老爷爷很有情调,那么冷的天,自己生个火,鱼竿似有若无的插着,穿了个短裤,就这样眯着眼,听着手里的收音机,自娱自乐,也在等待着鱼儿的上钩。
从火焰湾出来,来到一个不是很有名的湾Binalong Bay。沙倒是很细很白。
为了达到效果,姐姐我一把沙子扔得眼睛里都是。。。
今天一天,几乎全在赶路。今晚的目的地必须到达Lanceston朗赛斯顿。此时也开始由沿海的路往内陆走了。这一路的风景,此生难忘。
油画般的童话世界。
一路向北。
就这样坐在荒无人烟的highway上,心里还是怕怕的,远远的听着有没有车开过来,要不然小命可不保。
乖乖,这卡车架势多大气磅礴。。。
夕阳下的路
为了等日落,不错过每一道风景,我们走走停停。
这棵树,这夕阳,仿佛在梦境里遇到过
伴着完美的日落,我们继续上路,赶往朗赛斯顿。
这是今晚入住的青年旅馆。
旅馆里面的大咖猫咪,凶死了。
Day 8: Launceston Cataract Gorge Reserve – Launceston City Centre - Sydney
今天是在朗赛斯顿的最后一天了。
清晨的曙光透过窗户撒了进来,美好的一天又开始了。
今天我们去的第一站是Cataract Gorge Reserve奔流峡谷,就在我们住的青年旅馆附近。
在奔流峡谷,可乘坐全球最长的单轨索道,于近百米的空中观赏圆形的自然峡谷地貌、悠闲的孔雀/袋鼠以及绿树成荫的湖光山色
清晨的公园,还是有些冷的让人瑟瑟发抖的,缆车的铁椅子把屁股都坐得冰冰凉。
公园四面的山上森林覆盖,各种鸟类飞行在绿树丛中,一只只竟先孔雀开屏。峡谷中水大时可以划独木舟激流勇进,峡谷山体可以攀岩。一条世界上最大单跨度的缆车行进在盆地中央。在一片绿草中间有游泳池和健身器材。公园里有咖啡厅和餐馆。
孔雀和袋鼠,处的十分融洽
一百多年前(1904)就已经落成并使用的桥横跨峡谷的大桥,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同样的姿势回程。这时候气温已经回升很多。
一架飞机掠过头顶。
从公园出来去了市中心的Myer 购物,结果险象环生,车子被贴了条。
经过斗智斗勇后,为安抚受伤的心灵,来到环境优美的河边吃饭,还是fish and chips...
晚上的飞机,早早的把车子还了,陪伴了我们四天的车子,辛苦了。
还车的时候手续简单的不可想象,当车子开进停车场时,就有工作人员上前问你,来还车的吗,说了是后,对方示意把车停好,行李拿好就可以走了。至于油有没有加满再还,车子有没有刮伤碰擦,全凭自觉汇报。
悉尼,我们来啦。。。
Day 9: Sydney Day Tour
在澳大利亚的最后一整天了,悉尼一日游
我们住的地方就在George Street, 离中央车站很方便,主要考虑到最后一天一早要去机场可以坐地铁。
有名的维多利亚女王大厦(QVB)也在这条George Street街上。QVB由英国名设计师George McRae设计,建成于1898年,建筑原本的用途是作为市场及办公室,为罗马风格结构,顶端中央耸立着精致的玻璃圆顶,建筑侧面则是华丽的彩色玻璃窗,细密的木头镶板,建筑内还收藏了众多的皇家画作。皮尔·卡丹曾赞美QVB“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商场”。
对澳大利亚人来说,维多利亚女王大厦是商场,是休闲的好去处,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澳大利亚人的骄傲。
让我来坐一下这老式的电梯。
再让我来喝一杯咖啡来个面包。
哈哈哈。。。
从女王市场出来,继续步行。经过了圣玛丽大教堂 (St Mary's Cathedral)。它是澳大利亚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宗教建筑,位于学院街与阿尔伯特王子路的街角处,也就是在海德公园的对面。
大教堂是由当地的砂岩建成,“哥特式”的建筑风格是欧洲中世纪大教堂的建筑遗风。它始建于1821年,而天主教神父正式来到澳大利亚 是在1820年,因此圣玛丽大教堂又被称为澳大利亚天主教堂之母(Mother Church of Australian Catholicism)。1865年修建中的大教堂毁于大火。重建工程于1865年开始,耗时60多年,于1928年完成。1998年至2000年,加修教堂的尖塔。大教堂长107米,中殿24.3米宽,天花板高22.5米,中心塔高46.3米,前塔和尖塔的高度为74.6米。圣玛丽教堂气势雄伟恢宏,内部庄严肃穆。
圣玛丽大教堂内部可以免费自由参观,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上午十点至下午4点半。
兜兜转转,偶遇了新南威尔士州 美术馆 Art Gallery of NEW SOUTH WALES
去看这个美术馆的小伙伴们去之前是一定要看官网的,因为它是会有特展的,而且每个特展是要收费的,所要先事先了解一下,看看那个展是否对你的胃口,而且他还会不定期的举办酒会免费音乐会,只要查好日子,总会有惊喜
不过除了特展,美术馆其他部分是不收费的。
从艺术馆出来,对面就是悉尼皇家植物园了。门票:免费。开园时间:4月至9月 上午十点至下午4点;10月至次年3月 上午十点至下午六点。
悉尼皇家植物园,原是澳洲的第一个农场,紧邻悉尼歌剧院和中心商务区。于1816年在当时总督Macquarie主持下建立,由于当地适宜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植物园的植物收集,故园内收集展示了大量热带和亚热带植物7000多种,其中不少是殖民地时期从国外引进的,如柑橘,有些是在国内和太平洋地区考察引进的,有的甚至是植物园前身第一农场时期通过种子交换而来。植物标牌提供植物收集的历史信息,特色的园区更是植物园历史的写照。园中主要建筑和设施有: 宫廷花园、棕榈园、蕨类植物区、第一农场、低地园、 展览温室、南威尔士国家标本馆等。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参观。
对我来说,比欣赏这些植物、呼吸这些新鲜空气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停下匆匆的脚步静心喝杯咖啡。
从植物园出来就可以看到悉尼歌剧院啦。
中午时分的太阳晒的人暖暖的。
来来来,看这里哦。。。
远眺悉尼海港大桥。
好有喜感的小朋友。
到了吃饭的点了,这时候不管是来自世各地的游客也好、附近上班的白领们也好,都聚在这里一边欣赏歌剧院的美景一边解决自己的午饭。
连这些海鸥也来凑热闹。
各种街头艺人,各显身手,靠本事吃饭。
环形码头
悉尼的海上门户。有5座栈桥(Wharf),渡轮ferry、巡游船都从这里出发。城市铁路citytrain和公交车在这里转乘,是悉尼水陆重要交通枢纽。环形码头东侧是悉尼歌剧院,西侧是港口大桥。环形码头有船直接到达令港、曼丽、塔朗加动物园等。
下图为环形码头出发到不同的目的地路线图(A-环形码头 B-曼丽Manly 1-达布尔湾Double Bay 2-罗斯湾Rose Bay 3-沃森湾Watsons Bay 4-塔朗加动物园Taronga Zoo )
今天下午我们就准备坐游船去曼丽看看。
环形码头3号码头可以买去曼利的往返票,渡轮30分钟到曼丽。票价:6.6AUD/人,如果购买MyMulti DayPass,则可凭它免费乘坐。(MyMulti DayPass: $20.00 一天之内可以任意乘坐包括train, bus, light rail and ferry在内的公共交通工具,无次数限制。)
曼利海滩位于悉尼湾的西北方向,地处内海和外海交汇处,面向塔斯曼海,是度假休闲胜地。搭乘渡轮可以动态欣赏加感受悉尼海港,在船上看海港大桥看悉尼歌剧院
此时坐在游船上,又乌云密布。
游船从环形码头出发,整条线路是往返达令港 至曼利 海滩:达令港(DARLING HARBOUR)-环形码头(CIRCULAR QUAY)-野生动物园(TARONGA ZOO)-屈成氏湾(WATSONSBAY)--Q-STATION——曼丽海滩(MANLY)。凭观光船票当日内在任何码头都可以上下船,只要保留好船票,并且注意一下游船的时间表特别是最后一班从曼丽返回的时间。这个就是我们搭坐的游船。
曼丽码头
因为是秋季,所以昔日热闹的曼丽沙滩也显得很冷清
更吸引我的也许是这个小镇上的街景。
离开曼丽的时候正是日落时分,可惜天气不好,看不到很好的落日。
当回去的船驶出港口的时候,此时悉尼港口的夜景也令人沉醉。。。
。。。。the End